为什么要猜想这君臣二人彼此猜疑、似在演戏呢?这也不是妄加揣测。据《三国志.杨》记载:刘备与曹操相争于汉中的时候,发来紧急文书,要求诸葛亮发兵增援,军师将军诸葛亮问杨洪怎么办,杨洪说,汉中是益州的咽喉,是决定益州存亡的关键所在,如果没有汉中也就没有了益州,这是发生在家门口的灾祸啊。如今对眼下发生的事,应该动员一切人力,男子应当上前线打仗,女子当在后方运输,发兵援助汉中有什么可疑的呢?正如杨洪所说的那样,这是发生在家门口的灾祸,发兵援助汉中还有什么可疑的呢?但孔明却偏偏当做疑问去咨询杨洪,难道孔明不知道援助汉中的重要性吗?这在孔明看来是投石问路。问什么路呢?试探杨洪对这件事的态度,由此试探杨洪对刘备的态度。如果杨洪态度暧昧,孔明便知道有可趁之机。如果杨洪态度鲜明说明杨洪对刘备是忠心耿耿。为什么要拿这件事去试探杨洪呢?因为杨洪是刘璋的部下,由杨洪的态度就可推测刘璋部下对刘备的态度,此事,表明了孔明的异动。由此不难推测孔明在托孤前的言行是在作秀。
不管怎么说,孔明在等待中终于熬到了头,时来运转,不费吹灰之力地让时势造就了他这位千古英雄。当然,孔明成就千古英雄之梦,除了时势,还有他的聪明机智。孔明在机会来临的时候,相机抓住了机遇,使刘备在不放心中不得不将权力交给孔明。这里除了要有捕捉机遇的敏锐眼光外,还得有随机应变的机智。刘备的托孤有作秀的部分,其实,孔明表忠心而磕头也是一半真来一半假。这也无需怨恨、责怪刘备与孔明,人生本就是一曲戏,你进了舞台不作秀也难。只是作秀要耐得寂寞,要等待时势,该你上场时你才能上场,该你上场时你不上场,时机不等人;不该你上场时你慌张上场,这是抢戏,会弄得鸡飞蛋打。这更像今天的股市,总是慢腾腾的,如熊市,如你性急,耐不住性子,十有**是亏损.如果你是散户、小户,你偏要打肿脸充大户,去造势,去充当造势的英雄。那么,你一定会血本无归。只要耐着性子等待,机会是有的。
四,以铜为镜。
古人说,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人为镜,可知得失。以史为镜,可知兴退。孔明的聪明,表现在以铜为镜上。到荆州以后,刘备视孔明如师,孔明初入官场,也不知官场的险恶,居然也就以老师自居。处处把刘备当做学生来教训,当猴子耍,一个主子怎么能忍受他的仆人这样不给情面的使唤呢?刘备这人有城府,把一切都装在肚子里不表现出来。后来,庞统来了。庞统是凤雏,得此人也可安天下。刘备也视之为师。但庞统这位老师心里明白,这个老师只是刘备给予的一种礼遇,从来都没有当真过。庞统一直秉承的是君臣关系。所以刘备与庞统的关系,比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融洽得多。刘备与庞统双方可以争执,庞统为了说服刘备西进是不厌其烦地进言。这在孔明那里是做不到的,所以,刘备有了庞统,就不愿和孔明打交道了。西征的时候,刘备带庞统在身边,把孔明留守家中。后来,庞统死了,来了法正。法正之于刘备的关系比孔明之于刘备的关系更融洽。法正之于刘备是怎样的关系呢?他们在战场上是过命的生死朋友,是能相互为对方挡枪拦剑的过命兄弟。《三国志.法正传》裴松之注,你要是读了会感动得流不出眼泪来,因为,眼泪都被感动闷在心里了。“先主与曹公争,势有不便,宜退,而先主大怒不肯退,无敢谏者。矢下如雨,正乃往当先主前,先主云:“孝直避箭。”正曰:“明公亲当矢石,况小人乎?”先主乃曰:“孝直,吾与汝俱去。”遂退。这就是法正,后来,法正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孔明自叹不如。有了法正,孔明几乎不被刘备看好,这在前面讲过,孔明也有所检讨,也有所收敛。大家可以去读《三国演义》,当刘备有了庞统、法正之后,孔明再也没有在荆州时对刘备那样颐指气使过。孔明的这个教训也告诉我们,一定要明确自己的身份,知道自己是谁,千万不要人家树杆子您就往上爬,这样乱动、乱爬、人家抽杆子你怎么办?后来,孔明从庞统、法正那里受到启发,再也没有拿自己当老师,拿刘备当学生的师道尊严了。
以上便是孔明的成功秘诀,孔明的成功除了有自己的成功秘诀外,人们利用典型事例炒作,抬高孔明身价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如孔明北伐中原就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想,“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就是吟咏孔明北伐中原的。那么,孔明北伐中原到底是功还是过呢?值得深思,欲知其详,请看下
喜欢解码三国英雄请大家收藏:(m.dmbook0.com),爱久久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