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可否透露下,道长您所说的到底是何大礼?”
“何居士可知禹王九鼎的来历?”
“道长请讲。”何天问摊手,作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老道在殿堂之中一步一步地踱着,他仿佛是在回忆,“三皇五帝继大禹,我曾翻阅过禹王观先辈所记载的札记,其中记载了一段关于当时禹王九鼎在江湖上的传闻,禹王九鼎是大禹以三皇五帝以及自己的传承所铸而成,得其一者通七窍,易筋骨,造化无穷,而得九鼎者则更甚,通天地,晓阴阳,与天地同寿。”
顿了顿,老道的语气变得重了些,“虽然这内容很是瞎扯,我也不晓得是不是真的,但这一传闻仍是招致了当时天下一众当权者的顾虑与贪婪,一时间,天下万千野心者皆对禹王观虎视眈眈,随着时间的推移,终于……他们从各种阴损手段转至明面上的联合,打着各种好听的口号对堪舆国乃至禹王观烧杀掳掠,整个堪舆的江山通篇民不聊生。”
“堪舆国?那曾以堪舆风水之术立国的堪舆国?”何天问回忆起了他曾在藏书谷石壁上所见过只有寥寥数笔的历史记载,想不到它竟也牵扯到了禹王九鼎此事之中。
老道颔首,隐隐的又对何天问高看了一眼,不禁叹服道:“何居士博识多广,老道佩服,不错,就是那个堪舆,此国乃是由继承了大禹遗志之人所立,此国虽然不过是个不大不小的国家,但它却硬是凭借着各种堪舆术数在诸国时期中屹立不倒,百年兴旺。”
闻言,何天问却是对堪舆国的灭亡感到可惜,食不愁,衣不忧,民风淳朴,如此一个中庸之国可正是他梦寐以求的桃花源啊!
“好了,老道知道的已经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还望何居士三思啊!”
何天问闻言,便是开口证实起了自己心中的猜测:“可晚辈还有一事不明。”
“何居士但说无妨。”老道颔首礼道。
何天问朝着门外大手一挥,大有挥斥方遒之势,同时他的目光亦是愈发锐利了起来,“道长此观虽不说势大,但毕竟有着整个禹王城作为后盾,怎么也能找上些自愿的英勇之士去办啊,为何偏偏找到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毛头小子身上?”
“那自是因为何居士可是这数百年来再一完全领悟冀州鼎传承的人哪,这个就已经是老道最好的理由了。”老道笑了,却是想不出他怎的甩出了这么一个好生令人无语的理由。
何天问摇了摇头,苦笑而道:“话虽如此,但晚辈这满腹经纶和天人修为可对此毫无用处,在八荒这偌大土地上找八个青铜鼎,无疑是大海捞针啊。”
“非也,非也,在何居士领悟冀州鼎传承的时候,居士便是会冥冥地对其余八鼎产生感应了。”
何天问颔首,却是确定了心中的一个猜测,但随即他却又抛出了另一个问题:“那道长,小子还有一问,可否……”
“请说。”
“在晚辈以前不是还有二人吗?其中更是有坐忘老人这百年前的宗师人物,那么,寻鼎这事……”
老道的眼中泛起了诸多神采,似乎是对那二人产生了一种难言之情:“他们去找了,其中那个英年早逝的便是在寻鼎途中被敌对势力察觉,然后伏杀的,至于坐忘老人他所找到的则是全都埋藏了起来,随着他退隐山林,那几尊鼎亦是在江湖上销声匿迹了,其他剩余的也被人很好地藏了起来,不知所踪。”
何天问怔住了,坐忘老人竟然也搜集了几尊鼎,而且还藏了起来,一个想法慢慢的在他的脑海中萌了芽。
藏书谷中莫非还有我未曾探寻到的地方?亦或是说坐忘老人还在别处留下了传承?
一时间,何天问竟是想马上离开禹王城动身马上返回藏书谷……一探究竟。
想到这,何天问便是拱了拱手,说道:“多谢道长告知,关于禹王八鼎一事晚辈有了些许的兴趣,若是晚辈能巧遇其他八鼎的话,最低限度我会传信与道长,届时晚辈则是事成功退,至于其中恩怨请恕晚辈概不插手。”
“这是自然,老道先在此谢过了。”话罢,老道便是作礼欲拜,身子看着就要弓下去了。
何天问见状,嘴里发出一声无奈长叹,一股无形的气劲随手扬出,顿时将老道托了起来。
“道长切勿施此大礼,晚辈受不起。”
被扶起来的老道表情肃穆,在何天问不允许他行大礼的情况下还是作了个辑。
“何居士,老道再次谢过了。”
何天问点了点头,这次他也不再多加阻挠,“那道长……今日之事就这么说定了,夜入三更了,晚辈该走了。”
“也好,既然何居士心有所系,那老道也不好出言挽留了。”
“告辞。”
“告辞。”
凄幽的月光下,老道目送着何天问的背影渐渐消失在石阶的转角,却不理会自己身上慢慢主动褪下的枯槁皮肤,片刻,老道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则是一名肤色光润白皙的年轻道人站在道观门口。
“计划又迈进了一步,可惜啊,想不到禹王鼎认可的竟会是这小子啊,啧啧,可惜了啊!”随着这温厚声音随风消逝,年轻道人的身影也是不知不觉地消失了,只有后面厢房中不时响起两个小道童的鼻鼾声还有那不知被晾在了何处树上的真正的老道。
良久,何天问跟着海东青回到了神鹰府,一路上,两人都颇为安静,因为他们都在想着关乎自身的问题。
喜欢道天魔相请大家收藏:(m.dmbook0.com),爱久久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