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东台戏二
瑞安六年腊月二十八,南郡江州的风华台上正热热闹闹地排着戏,老太妃指明了今儿个要来看戏,谁也不敢怠慢。
刚吃过午饭,老太妃就到了风华台,台下最前排正中摆着一张特殊的椅子,是老太妃的专座,左右再各一张椅子,搁以前是荆夫人和陶铖的专座,然而这次不一样了。还没等陶铖坐定,老太妃就拉着陶轶的手,满眼慈爱道:“轶儿最近的课业很辛苦吧?今儿个就别管着这些,陪奶奶好好听个戏,啊?”说着她就把陶轶往她右边的椅子上拉,正打算入座的荆夫人一愣,死死地盯着陶轶。
陶轶自然知道这是荆夫人的位子,连忙挣开了老太妃的手,恭恭敬敬道:“长幼尊卑有别,这位子理应是伯母的,孙儿待会儿还得去看望母亲,就不在这边上麻烦祖母了。”他说完后还向老太妃鞠了一躬。
老太妃看着孙儿这么懂事,着实心疼:“你母亲身体不适,是该去好好瞧瞧,等会儿走的时候就不用告诉我了,替我也多看看她。”纵是她当年再不喜欢这个儿媳妇,在有了这个孙子后,也不得不对她态度好点儿。何况陶涉已经不在了,她再计较这些又有什么用,失去丈夫的痛苦,她也曾经历过。
一旁的荆夫人见了这场面,面上虽不动声色,心里却在冷笑,她的两个女儿可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待遇。
待陶轶走后,荆夫人才端端正正地在那把椅子上坐下。
言宓他们在后排也都听到了前面的动静,等陶轶走到他身边时,他低声问道:“云夫人身体可是真有什么不适?”
陶轶疑惑地看了眼自己的老师,最终选择了说实话:“母亲不喜欢听戏,每次看见或听见这些戏她就头疼。”
言宓没想到是这个原因,稍稍愣了一下,他的印象里,白云虽然对戏没有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却也是会陪着亲朋好友一块儿听的,难道这些年来,她连装都不愿意装了吗?
在言宓想完事情的时候,戏已经唱了大半,陶轶早就回王府去看他母亲了。
竹之词昨日回了家,他本名程瑞羽,是江南首富平江程家的三公子,平江距江州不过半日的路程,他每年都是回平江过的年。
言宓一人闲来无事,去了城里最大的茶馆听说书人讲故事。
似乎是怕什么来什么,今天这说书的讲的正巧是前东郡王陶勋的事儿,言宓本想走人,却一眼瞧见角落里坐着的陆今晨,他迈出去的脚立马收了回来,挑了个不起眼的地方坐了下来。
言宓今天听的这个话本儿,前半部分讲的是陶勋和小明台名角儿林霜降的fēng_liú史,后半部分讲他的狠辣手段和贼子野心。
“话说那陶勋当时啊,在京城里的表现就初露端倪,暴露了他的野心。那天白老太后请各位王公贵族看戏,唱到一半,老太后亲自问他那惊鸿台上的戏怎么样,陶勋啊嘴角微微上扬,说了十个字,你们可知道是哪十个字吗?”那说书的醒木一拍,自个儿接了下去,“不羡舞惊鸿,犹念小明台!”
“这位东郡王也是个fēng_liú才子,他这话一出,立马传遍了整个京城,小明台开始吸引大批的老百姓,林霜降和林岁末也开始进入整个大晏的视线。林家的小明台对陶勋之后的造反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于这小明台啊,首先要说的就是二林,这二林是谁呢?就是小明台鼎盛时的林家当家的林霜降和林岁末……”
对于这讲了百八十遍的陈年旧事,百姓倒是一直很感兴趣。其实如果不是因为畏惧过去,言宓也是愿意听听这些民间说法的,虽然每个人说的话本大致都是一样的,但是对于一些细节的理解,各人有各人的不同。
他只见过陶勋两面,一次是白老太后宴客,一次是丞相与他在相府密谈。当时众人眼中的陶勋,已是个狠角色,表面上看似fēng_liú成性,背地里却j-i,ng明得很,他的手段,狠绝地道。
正听到一半,南府里派了人来茶馆寻他,说是有要事。那人眼尖,也瞧见了陆今晨,把他也一并喊了回去。
回到南府已是傍晚,大厅里气氛凝重,陆今晨和言宓挑了个位子坐下,听坐在最上头的陶铖发话。
其实事情很简单,就是林岁末出现在了北郡桐乡。不得不说,北郡真是个太平盛地,东郡曾有叛乱,南郡有南府为患,西郡则从来都不姓陶,相比之下,什么事都没有的北郡实属难得,也怪不得一出事人人都往那儿跑。
本来林岁末的出现不关南郡什么事,可是陶铖刚从云夫人那儿得知,他们当年在良川定居后没过多久,陶涉就收到了陶勋的来信,那时东郡失败已成定局,陶勋想让陶涉将身受重伤的林岁末平安带出东郡。
陶涉欠着陶勋人情,陶勋押的也就是这份人情。陶涉最终去了东郡,却再也没有回来。
老夫人知道了这事,立马催促着陶铖派人去桐乡找人。
众人正商讨到一半,竹之词赶了回来。
“你消息倒是灵通,这么快就赶回来了。”卢州看着他风尘仆仆的样子,忍不住好奇道,“你这回来最快也要两个时辰,你是中午就知道了这事儿?”
“可不,年底我大哥去了趟京城跟宫里头做生意,今儿个刚到家,就告诉我们出了大事,东郡叛乱时跟陶勋一起逃逸的那个林岁末好像有了消息,宫里头已经派人去了桐乡。”
这就说明,京城得到消
喜欢南府志请大家收藏:(m.dmbook0.com),爱久久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