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儿在这尤其受欢迎,土家族崇拜白虎,自称白虎之后,所以对猫儿也很有好感。不过这里通常养的是看门的大狗,不怎么养猫儿这种矜贵的动物。
夜晚。
景念安趴在窗边仰头看着天上的月亮,嘟囔道:“木木,以后我们老了就住到这里来吧。”
“好啊,有山有水还有你,再好不过了。”
作者有话要说: 脸好疼,我不管我不管,我的一天是从早上十点开始的!
科普一下,夷陵是宜昌的古地名,取自“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作者老家在恩施,离宜昌很近。好吧主要是作者懒得想地名.....
古时怎么称呼土家族不太清楚,所以我也没纠结就直接称为土家族了,这章科普性质比较强吧
土家族只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文字,所以我都打的汉字,毕竟就算真有文字的话我打出来你们未必看得懂啊qwq
至于为什么写土家族,因为作者本人就是土家族的orz
其实土家族人汉化的比较早啦,我那儿也就我舅舅还住的吊脚楼,不过我家里亲戚结婚时是做过十姊妹的。
我也不敢保证科普的是不是百分百正确,毕竟各地的生活习性还是有些不同的,所以你们也别纠结呐!
☆、又是新年
凛冬将至,江水已是沁凉。船夫都快被这股冷意逼回了家。
景念安就打算留在这里过冬了,虽然冷但是这里能烤火。还能丢几个红薯洋芋在火坑里,熟透之后既香甜又暖手。
这里的东西都物尽其用,红薯的洋芋的皮,还有吃不了的玉米都丢在一个大盆里剁碎了喂猪。
猪算是一个家里最值钱也是最宝贵的东西。腊月初,每家每户都会杀一头或两头猪,拿来在火上燎烤腌制,制成熏肉。火候是关键,若是技术不到家的,制成的熏肉都带了一股子烟味。
一家人通常吃不完一头猪,所以经常会拎着猪蹄子走亲访友,一年也难得去一回,自然要准备的多些。
一开始吃熏肉可能吃不惯,但吃到味儿了就会觉得意犹未尽,完全止不住筷子。
景念安便是典型的例子,一开始她觉得这肉看上去油腻不肯动筷,即使幺妹儿说了半天已经把油炸出来了她也不敢下口。最后架不住人家的盛情款待,小小的尝试了一下就停不下来了。
说起来自己被一圈人盯着吃还有点不好意思,果然是吃多了么.......
日子过得飞快。
平头老百姓的新年过得总比皇宫里要热闹一些。皇宫里也热闹,只是相较起来多了一份盛大庄重,少了那么一丝人情味。
往日在皇宫过年,景念安总是繁忙许多,皇宫里头的走亲访友可不像外面,一言一行都要谨慎庄严,着实是生硬了些。
土家族习惯过赶年,他们的年是从腊月二十四开始的。这天他们就会走十几里的山路到镇上去赶集置办年货。女人背着背篓,男人背着“满期儿”,将写春联用的红纸,年画,鞭炮,水果糕点直往背篓里装。
新年穿新衣,有钱的直接买成衣,囊中羞涩的就买些花色鲜艳的布匹回家自己缝制。
小孩总是不辞辛苦的跟着去,这天大人总是格外的好说话,想要些什么只要不是太过分的都能满足。所以这天在孩童的印象里总是掺了糖的一般甜蜜。
等三五成群的大人们背着小山似的年货,一路闲聊着走回家时,就差不多天黑了。
景念安他们这天也跟着去了,等回家时脚底都起了泡,小腿肚子酸的不行。幺妹儿打趣他们这些城里来的人吃不得苦,让他们后面几天就别干活,看着就好。
腊月二十五要打糍粑。糍粑的吃法很多,可以直接烤,烤熟了蘸着白糖吃。可以吃用油炸,打个鸡蛋进去,多给点糖,也是一顶一的美味。但一般还是把糍粑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和甜酒一起煮了吃。
在土家族打糍粑是个重要的事,他们认为哪家不打糍粑一年都会不顺遂。
腊月二十六推汤圆,这种纯手制的汤圆通常个头比较大,比较实。皮有些厚和黏,馅儿给的东西多,芝麻花生白糖一股脑儿的塞。
这种汤圆跟景念安去年在皇城集市上吃的那个就不一样,但也别有一番风味。在集市的那个吃了一碗,这种汤圆两个就能吃撑。
腊月二十七磨豆腐,那可是个累活儿,大人小孩轮番上阵。大人推石磨,小孩在旁边加黄豆和水,直到把黄豆片磨成豆浆。煮沸冷凝后,用瓢儿将豆腐花舀到木槽里,用白布盖住,压上一块木板和石块,半个多时辰就能成形。
还有一种吃食也是黄豆做的,就是合渣。合渣做法简单,是这边常吃的东西。有民谚这么说“辣椒当盐,合渣过年”。合渣有荤有素,日子过得好时给点肉末,不好时就和着青菜煮,也是美味。
腊月二十八所有过年的吃食基本就准备好了,这天有一件重要的事,就是“打扬尘”。顾名思义就是打扫房子,除旧迎新。
传言当年土司王被朝廷征兵,年三十就得启程。眼看着就要过年,可又没法违背朝廷,于是土司王就决定让大家提早过年,从那以后,这个习俗就一直被延续下来,这就是为什么要过赶年。
所以说这边的年夜饭会在半夜吃,吃着吃着就天亮了,也寓意着日子越过越亮堂。
景念安
喜欢南明朱雀请大家收藏:(m.dmbook0.com),爱久久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